跳到内容
主要内容回顾
- ARM与AirMatch的区别
- ARM(Adaptive Radio Management):适用于独立部署的控制器(Standalone),特点是实时响应干扰(如Wi-Fi干扰、雷达信号),立即切换信道,但可能引发“蝴蝶效应”(全网信道频繁变更)。
- AirMatch:适用于MM(Mobility Master)+MD架构,基于图形化理论和大数据分析,每天凌晨5点进行一次全网优化(基于过去24小时数据),避免频繁变更。仅在高底噪(持续2分钟≥-75dBm)或雷达信号时立即切换信道。
- AirMatch工作机制
- 输入:AP采集空口数据(如AP间链路损耗、干扰信息)。
- 运算:MM中心化计算,划分F Domain(物理隔离区域)和F Partition(同一区域内AP分组),优化信道、频宽和功率。
- 输出:优化结果通过控制器下发至AP。
- 优化阈值:默认需提升8%的信道质量(NARC值)才会推送新配置,可通过调整参数(如
quality-threshold-5g 0
)强制每天优化。
- ClientMatch功能
- 作用:引导终端连接最佳AP,支持频段导引(2.4G→5G)、消除粘滞(切换信号更强的AP)、负载均衡(用户数均衡)。
- 算法条件:
- 频段导引:终端2.4G信号≤-45dBm且5G信号≥-65dBm。
- 消除粘滞:候选AP信号比当前强≥10dB且信号≥-65dBm。
- 负载均衡:AP用户数超过平均值20%且信号差异≤5dB。
- 配置要点
- AirMatch:通过MM配置,支持手动触发优化(
air-match run-now
),静态信道设置(仅雷达信号可覆盖静态配置)。
- ClientMatch:调整参数如报告间隔、老化时间,优化导引效果(如高密度场景缩短超时时间)。
- 关键命令与监控
- 查看AP邻居链路损耗:
show arm neighbors
。
- 检查AirMatch优化记录:
show air-match debug optimization
。
- 查看ClientMatch导引历史:
show ap database client-match history
。
问答环节重点
- AirMatch适用架构:仅MM+MD架构;ClientMatch支持MM+MD或Standalone。
- 信道切换条件:
- 立即切换:雷达信号或高底噪(≥-75dBm持续2分钟)。
- 不切换:仅Wi-Fi干扰且未触发阈值时,等待每日优化。
您需要登录才能查看其余内容。请
登录。 还不是会员?
加入我们